国科大欧洲学生代表参加“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”启动仪式

7月25日,“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”启动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,来自中欧18个国家的130余位青年科学家齐聚一堂,共襄盛会。中国科学院大学(以下简称“国科大”)共有5位欧洲学生代表入选此次活动推荐名单,积极参与主题发言、论坛讨论及现场交流活动。
2025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。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旨在促进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,为中欧科技合作共建信任、合作、友谊之桥。科技部部长阴和俊、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卢沙野、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,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、英国驻华公使墨泰等欧洲驻华机构代表出席启动仪式,中国工程院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、中国科协等部门代表,中欧科技界代表及青年科学家参加。
国科大推荐的来自中丹学院、经济与管理学院、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欧洲学生代表在“中欧青年科学家论坛”环节就物理、化学、生命科学、信息与管理等主题展开深入讨论。国科大中丹学院丹麦籍博士生SARA HVIDBJERG LAURSEN担任化学分论坛的共同主席(Co-chair),主持多场讨论,推动中欧青年学者就新能源材料、生物催化、环境友好型技术等主题开展深入交流。
参与本次活动的国科大欧洲学生代表
在下午的实践交流中,国科大欧洲学生代表积极参与“科学发现”实地调研活动,走访国家动物博物馆与生物物理所研究平台。学生代表还参与“文化解码”现场交流,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工艺与文化传承,也促进了跨文化理解与友谊的建立。
“非常感谢这次举办的活动,我通过这次活动认识了五湖四海的青年学者,我在会议中的讨论和会议后的交流受益匪浅,很高兴能够获得这个好机会,我希望日后也能认识更多朋友。” 来自德国的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LEO WILLY ZHANG表示。他的心声正是本次交流活动的缩影——在科技交流中筑起中欧理解互信之桥。
“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”为青年科研人才提供了互学互鉴的良好契机。中国科学院大学将持续支持青年科研力量走向国际舞台,推动更多“国科大声音”在全球科学合作格局中被听见、被看见、被信任。